首 页>>行业知识>>电子商务>> 电子支付企业面临整合!

行业知识

电子支付企业面临整合!
2013-10-08
电子支付企业面临整合!
此时此刻,电子支付行业中80%的企业正等待着一份死亡判决书。
这个行业掌握着电子商务钱脉:网上购物、消费,都离不开它们。行业内大大小小的企业有40多家,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电子支付行业的监管,牌照不过10张左右。这意味着,80%的企业将被迫出局:或关门、或改行、或投靠、或变卖。
原本,这场生死宣判应该在2006年底发生。谁料,监管法规《清算支付管理办法》至今没出台。不过,担忧如影随形。就在不久前,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许罗德的一句话——“时间不会太久了”——再次绷紧了业界的神经。
笃定抑或紧张?不同的公司带着截然不同的心态,彷徨在新规颁布前。
电子支付将迎来怎样的春天?
草根力量,唤醒支付市场
第三方支付是一个看不见的行业,一个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付钱问题而产生的行业。去年,几十家支付公司“经手”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,数亿笔网上交易得以完成。这与历史上晋商票号“汇通天下”的抱负,颇有几分神似。买卖支付,这原本是金融机构的分内之事。但在几年前悄然兴起时,登台主角却是一群痴迷互联网的小青年。
那是在2000年,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年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,类似8848、e国这样的企业风光无限。当网上交易开始兴起,人们才发现支付成了瓶颈。
“当时电子商务公司只能送货上门,顺便收钱。网上买卖那么频繁,现钱交易,邮局汇款都很麻烦。”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介绍说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先是京沪政府开始行动,北京政府支持的首信和央行背景的chinapay(银联)诞生。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被支付的商机吸引,加入进来并成为主流。
银行之所以缺席,是因为逐一给数十万家中小商户开设网关接口,成本过高。而电子支付企业的作用就像通道,一端联系着数十万电子商务企业,一端连接着十几家银行的端口。这样一来,网民直接在支付平台上输入银行卡号密码,就能完成支付。之后,支付平台再与商户们清算。商户的收钱问题解决了,电子支付企业也兴奋。只要交易发生,钱从通道经过,就能收取一定比例的“过路费”。最初的手续费一度高达4%。
电子支付公司的产生,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。但在早期,消费者还没有网上购物的习惯,更没有在网上付钱的习惯。上海环迅是最早进入支付领域的民间力量,副总经理文哲回忆说,2001年,他们第一个签约商户是上海书城,第一个月只有1笔交易发生,金额37元钱。更加不幸的是,伴随着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,电子支付企业举步维艰。“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垮了,我们离死就不远了:一个月一个月往里赔钱。”文哲说。
煎熬一年多,盼来的却是2003年非典。谁料到,这正是支付公司的转机。人们不敢逛商场,就到网上挑选“吃穿用”,网上交易量猛增。非典过后,很多人接受了网购,交易量也没掉下来。2004年下半年,市场真正苏醒了,拐点产生了,交易量大幅腾飞。“钱景”诱来了更多创业者。
快钱就是那时成立的。ceo关国光笑称这是睡觉时都能赚钱的行业。只要半夜有人交易,就能收取手续费。他至今记得发现这个商机的惊喜:“这种感觉就像一栋豪宅上落了很多土,我一摸土底下的东西,赶紧把土盖上。为啥?知道是好东西,不敢太声张,只能偷着乐。”说起来,电子支付行业的兴旺,完全是互联网草根精神的体现。根据艾瑞调研机构调查,200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规模为23亿元,2006年超300亿元,预计到2010年,将高达2800亿元。这个巨大的市场,是一大批电子支付企业靠烧钱培育起来的。但民间力量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。
成长烦恼,急盼政策规范
“一条街上本来有3个卖包子的,价格相差不大。突然之间,一群人端着蒸笼冲上来,免费送包子。所有客人都去排长队领包子。你说我们受得了吗?”文哲道出了行业缺乏监管和资质要求所引发的苦恼。
苦恼,源自价格战,“免费”者大行其道。2005年,企业数量翻番,从十多家变为几十家,竞争开始走向无序。各公司为了争夺客户,手续费越来越低。到后来,有的公司直接打出免费的招牌。毕竟,大家的技术模式是雷同的,都做网银接口,在产品同质化的条件下,唯一竞争方式就是价格战。“钱景”广阔的支付行业迅速变得无利可图。
支付行业提供的是服务,不是产品。大小公司都宣称自己安全、稳定,但商家亲自体尝之后,就会发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和三五个人的小公司,差异有多么大。文哲告诉记者:“只有10个人的小公司,不能提供24小时客户服务;只有几台服务器,日处理量就只有几千笔。在增值服务上也有差异,我们能提供月交易量分析报告,异常交易监控等服务,小公司无法实现。”据了解,汇付天下、环迅等企业都建起了“双机热备”:两套服务器放在异地,随时备份,万一发生地震或火灾,系统照样运行。
但价格战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,让央行放心不下的,还是风险控制问题。多年来,做电子支付的大都是互联网公司,而不是金融公司。两者的资质要求大相径庭。对前者而言,三五个人就能开办。可他们从事的,却是上万甚至上亿资金的清算工作。对风险控制的投入,是个无底洞。对支付个人,系统要判断此人是真是假,是不是盗用他人账号。为了防止账户密码泄露,企业要大力开发各种安全控件,保证万无一失;对商户,也要辨别身份真假、信誉好坏、货品真伪。一个月前爆炒的“信用卡套现2.5万”,就是个人冒充商家进行虚假交易。此外,公司日常运营的服务器,必须多重防护。这里面,哪一点不需要大投入?
相对于运营风险,支付公司本身的诚信自律问题,是最不可控的风险。采用账户模式的支付公司,要求每个交易者把资金注入网站账户,然后再扣款交易。如果有上万用户,支付公司所掌控的资金是天文数字。谁能保证他们不用作他途?
事实上,最令人担心的事已然发生。一家小网站的站长向记者抱怨,去年使用一家小型支付企业的服务。网站好不容易累积了1000元收入,要求支付公司清算时,对方竟推托不付。后来连客服电话都无人接听。在一些bbs论坛上,有类似遭遇的并非个别。在如此形势之下,国内最大的电子支付企业支付宝,在去年主动要求工商银行总行为其出具《客户交易保证金托管报告》,证明在监管期内,没有出现发现支付宝客户交易保证金被挪用情况。小型支付企业打着免费的招牌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;而知名度越高、成立时间越长的支付企业,则靠多年的诚信赢得了用户认可。类似上海环迅、快钱等月交易额过亿的企业,一直坚持收费策略,在保证交易和资金安全上投下巨资。因此,这类企业无不是众口一词,希望央行早日出台规范,对市场加以监管。
银行压境,支付公司绝地反击
一张无形的法规大网,正在撒向这个冒险者的乐园。从2005年起,国家就逐步推出一系列法规,如《电子签名法》等。央行的《清算支付组织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却迟迟没有定稿。不过,可以明确的是,其主要思路就是加强内部控制,防范风险。对行业内的大公司而言,牌照倒还不是他们最担心的。就在大家谈论着监管问题时,银行的态度悄悄变了。各大银行从不闻不问到发力狂奔,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这一转变,与市场发展直接关联:在2006年之前,全行业年增长率超过100%。据艾瑞调研机构预计,今后几年的年增长率保持在80%左右,2010年的市场空间是2800亿元。
2800亿元。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组织垂涎。在不少银行界人士心中,这本来就是属于银行的领域。2005年以来,银行先是力推网上银行业务;随后,在网上支付方面,银行与市场紧密衔接,不断推新产品。与支付企业的竞争,随之升级。
在开拓网上业务方面,工商银行是发展势头最猛的一家。工行上海市分行网上银行总经理高临说:“有经济活动的地方,就要产生支付问题。支付是银行的传统业务,也是我们承担的责任。谈支付安全,银行更有经验;谈业务品种,不论是企业间b2b交易、企业对个人b2c交易、个人对个人c2c交易,所有的产品我们都可以提供,没有我们做不到的。”他指出,对支付市场的抢占,不仅是单纯的利益问题。对很多客户而言,他们不仅需要支付,更需要其他金融服务。这只能由银行打包提供。
对一些交易量大的商户,银行越过支付企业,与之“直连”。这给支付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大客户不断流失。为了避免得罪银行,一些支付公司甚至对销售人员说,银行想做的客户,我们不要去争。“最大的第三方公司与最小的银行都没有可比性,银行放马中原,似乎有取代之势。只不过,决定成败的不是规模。”汇付天下总裁周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。此人被业界称为“网络支付教父”,曾一手创办银联chinapay,去年7月自立门户。周晔把银行和支付公司的关系比喻为直销和渠道的关系。银行作为基本产品的提供者,既可以直销,也可以交给渠道。显然,直销的利润空间更大。但渠道也不是可以轻易替代的。“十几年前,哪个家电企业看得起国美?今天大家都意识到,渠道也能创造价值。”
支付公司如何创造核心价值?周晔有不少思索,他分析说:“支付行业有其特有的商业模式,客户需要的并不是标准产品,更需要量身定做的产品。银行只能提供标准产品。如果说b2b、b2c、c2c这三个词涵盖了电子商务的一切,那就等于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,男人和女人。支付公司的价值在于,我们对每个行业都研究,开发适合他们的产品。为不同的体型剪裁不同的衣服。这个差别大了。”
Copyright © 2003 -2023 轩辕货代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
ICP备12022452 电话: 0755- 25106300  13510169393    
E-Mail936478080@QQ.COM 官网http://www.xy1988.com/
网站制作 网站建设支持